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个夏天,然后才接着缠的。那时谁家娶新媳妇下轿之前都要先拿尺量脚,若是三寸金莲就会成为美谈,反之则会成为笑柄,娘家和婆家都会感到没有面子。
外祖母说曾外祖父是做小买卖的,每到农村赶大集的时候,他就挑着小担去集上卖“呼啦汤”。“呼啦汤”是用面粉、粉条、海带丝,姜、葱、胡椒等做成的一种吃食。也许是因为喝起来会发出“呼啦”、“呼啦”的响声吧,人们都叫它“呼啦汤”。外祖母没有读过书,在听她叙述这种这种吃食的时候,我和妹妹也无法确定究竟是哪两个字。
外祖母五岁那年,曾外祖父浑身生疮卧床不起,买卖交给二儿子去做。外祖母的二哥不务正业,吃喝嫖赌无所不为,经常是赶集到一半的时候就掉头回家,在庭院里把担子一放人就没影了。
家里人口多,几亩薄田的收成不够糊口的,为了给家里省口粮食,曾外祖母只好带着外祖母和她的大哥、三哥去新沂讨饭。一走就是半年多,期间大哥和三哥回家看一眼卧病的父亲。哥哥们每次回来说起父亲病情又加重了,小小年纪的外祖母心疼父亲吃不下去饭,陪着她的母亲一起流眼泪。
过年的时候,家家户户都杀猪宰鹅,大哥也用卖杂货挣到的一点钱买回四只猪蹄子和一点猪肉,四口人坐在借来的土屋里一起吃年饭,心里惦记着家里的病人都无法下咽,正月初三大家用小坛把肉乘好一起返回了家乡。到家时曾外祖父已经是奄奄一息,不久就过世了,扔下曾外祖母和五个孩子相依为命。
外祖母说她的姐姐16岁那年就嫁人了,男人比他大四岁,婚后生了一双儿女,日子过得也十分艰难。姐姐和姐夫迫于生计不得不背井离乡举家出外逃荒。他们讨饭到天津后又到邯郸落户。就在那年8月的一个闷热的雨夜,姐姐生孩子难产,在那个缺医少药的年代里,对于一个贫苦的农民来说,面对任何病症都只能是隐忍着痛苦,期盼老天能开恩发生奇迹,结果婴儿落地时胎盘断在了肚子里,大人和孩子都不治身亡。外祖母的姐姐死后肚子还高高地隆起着,别人都说她肚子里还有一个孩子没有出来。外祖母的姐夫担心大舅哥们不明妹妹的死因事后寻仇,步行三天三夜把遗体用独轮架子车拉回到了老家安葬。一个年轻少妇就这样匆匆结束了她充满苦涩而短暂的人生之旅。
外祖母17岁那年,家里陆续有媒人来提亲。那时镇子上五天一个集,有个邻庄的媒婆每逢赶集的时候就到外祖母家坐会儿。她介绍说她那个庄上有个小伙子,小时候出疹子落下一脸麻子,但是家境很殷实,姑娘嫁过去管保穿金戴银享轻福。曾外祖母也希望小女儿嫁到一个富裕人家过上好日子,答应考虑一下再答复她。过了几天媒婆来家里探口风,提起赶集的事情,她对曾外祖母说:“集上卖的旗袍很好看,你给妮子买一条穿呗!”曾外祖母一听这哪是过日子的人呀,家里连肚子都填不饱呢,哪有钱给孩子买裙子穿啊!那样的亲家自己也高攀不起,就婉言谢绝了提亲。
第二部分 支撑我们生命的美丽亲情 为外祖母祈祷(2)
一天,外祖母的堂姐到家里来给她提亲,堂姐和曾外祖母说话的时候,外祖母就在一旁听着,知道男方是堂姐夫的表弟,人很勤快,不嗜烟酒,家境虽贫寒却是本分人家。那时的人都很封建,媒人来提亲的时候,姑娘自己插不上话,愿不愿意都得听父母的安排。外祖母的终身大事就这样在堂姐和母亲的交谈中定了下来。
外祖父给外祖母的聘礼是20元钱。曾外祖母用这笔钱给她置办了简单的嫁妆,省下的10块钱按照当时的风俗压箱底又带了回婆家。
出嫁的那天,曾外祖母让儿媳妇给女儿煮了两个水煮蛋吃,按照习俗新娘子三天不上厕所,三天后下厨房擀面条,擀面条是图吉利。老人们都说:“先擀饼过两顷(地),先擀面过两万。”尽管社会动荡不安,贫苦的农民们还是盼望着将来能过上好日子。而外祖父的母亲之所以倾其所有急着给外祖父成亲,是因为当时村里要按人口分地,多一口人就能多一份收成呀。
身穿红妆的外祖母坐上椅子由婆家派来的人抬上迎亲的花轿,在唢呐声中茫然无知地结束了她单纯的少女时代。
我问外祖母新婚见到外祖父是一种什么感觉,外祖母说:“连面都没有见过,第一次见到一个陌生人心里很怕,一想到以后就在一起过日子,慢慢的也就好了。”
外祖母嫁给外祖父的两个月后婆家粮囤里就没米了。几亩薄田九涝十旱,1949年黄河决口时全部被淹,外祖母和外祖父不得不带着当时只有两岁的大姨坐船过黄河出去讨饭活命。他们与邻居一家住在黄河边的高岗上的一所空房子里,屋地中央支一口大锅,两家11口人睡一铺床,夜里起来就没有地方躺了。
提起当年讨饭的经历,外祖母仍记忆犹新。她说抱着大姨出去讨饭时,饿得头晕眼花,有的人家院里养着狗,大姨饿得哇哇哭着说:“娘,狗汪汪,狗咬你,咱回家吧!”一个好心的老太太看着年轻轻的外祖母抱着孩子哭得可怜,盛了两碗粥让她们吃饱了再走,而多数时候她只能讨到一个胡萝卜或是半块地瓜,要了一天的饭还填不饱孩子的肚子。
一次她惦记着家里的婆婆让外祖父渡黄河回去看看,走时估计几天就能返回来,可是半个多月过去了人还没影。晚上邻居一家讨饭回来有说有笑地团聚在一起吃饭,外祖母抱着大姨在门外边哭。她想起来时乘船邻居男人的帽子被浪卷走的情景,担心外祖父是不是遇上了不测,寝食难安。好在20天后外祖父终于回来了,原来他是在家盖房子耽搁了时日,外祖母悬着的心才放下。
后来外祖父找到了给别人劈柴的活儿,外祖母才不出去讨饭了,她留在家里照顾孩子兼顾做些家务活。外祖父每劈100斤柴能挣3斤玉米棒,除去吃的还攒下了100斤玉米。大水退后外祖父母寻思回去一家人也没吃的,就没舍得把玉米卖掉,而是寄存在雇主家,打算回家安顿好后再回来取,结果一路拾荒到家时已经是秋天了。外祖父从河里打捞了10多斤小鱼自己舍不得吃,晒干后给雇主送去,谁知雇主却告诉他玉米都生虫做马料了,只补偿了10斤棉花。无奈外祖父只好提着棉花回来,一家老小啃糠咽菜过了一个冬天。
外祖母怀二舅时已经解放了,那时人们在大队里干活挣工分,吃大锅饭。每到吃饭时间,全村的人都拥挤到大队食堂,每个大人只能发一个有牛眼珠子大的杂面窝头,孩子只能得到半个,根本填不饱肚子。人们纷纷挖野菜吃,有的野菜有毒,吃多了浑身浮肿没有力气。而吃野菜的外祖母还坚持挺着大肚子去地里干活儿挣工分。一次半晌下起大雨,路面都已经流成了河,外祖母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在雨里,不慎摔了一跤,挣扎着爬起来继续赶路。
曾外祖母心疼怀孕的女儿,趁儿媳妇回娘家的工夫,稍信让外祖母回去帮忙做几件棉活儿,借机给外祖母吃几顿饱饭。那时不允许自己家动火,公社里来收缴公粮时,曾外祖母提前把十几斤麦子分藏到房顶上和庭院里做棉活儿的木板底下。结果房顶上突起的部分引起了人们的怀疑,那几斤麦子被收走了。
外祖父来接外祖母回家时,外祖母惦记着婆家没米下锅,在灶上和母亲商量,想要那盆麦麸子回家蒸干粮吃。想到自己吃白面馍,而女儿却要麦麸子回家吃,曾外祖母的心里很不好受,隐忍着眼泪又给装了几张白面饼。
我这才理解了外祖母为什么那么会过,一块干巴巴的剩干粮她也要用热水泡了就咸菜吃掉。
后来外祖母和外祖父为了生计,携带全家老小12口人从山东梁山移民到黑龙江铁力市桃山林业局,外祖父在局机关做厨师,外祖母一个人在家一边带孩子,一边打些零工贴补家用。那年春节,外祖母终于用自己的劳动所得给远在山东梁山的曾外祖母汇去了50元钱。那是她今生对母亲惟一的回报。
外祖母先后生育了11个儿女,有两个由于先天营养不足夭折了。大舅小时候很顽皮,把邻居家的青菜偷偷拔了栽到自己家的菜园里,还把邻居家窗户的插销全体拔下来给自己家的窗户插上,外祖父不在家,教育孩子的责任就落在了外祖母一个人的身上。一次三姨和二舅吵嘴,外祖母忙着陪客人说话没多过问,12岁的二舅居然负气离家出走,当时外祖母刚生下小舅舅在月子里,她胡乱包了一条围巾,用衣襟抹着眼泪出门四处寻找。一个星期后她远在天津的二哥来电报说二舅跑到了他那里,外祖母悬着的心才落了地。
心灵处方男人篇 一种幸运,一种命运 炎黄与蚩尤 行动改变生存 上海生死劫 职场路线图 黑太阳日记 士兵 风逝幽幽莲 重遇未知的自己 青岚玉 战争和人-王火 西施 三国路合订本 帝国凋零之晚清的最后十年 中国制造之雇佣之王 意志力训练手册 少林门人在军营 乱堞残阳 我不是你的妃
她本是名门千金,却流落在外十五年,被亲人找回却落入另一个阴谋圈套,最终惨死。重生十五岁,她挟着复仇的怒焰,养女伪善,她就亲手剥下她的人皮面,继母继妹贪婪,她就偏要将她们打回原形,渣男深情,给我圆润如果您喜欢豪门重生恶魔千金归来,别忘记分享给朋友...
新书速递少夫人每天都在闹离婚!!!(原书名Boss宠上瘾娇妻,别闹!)千桃这辈子做的最大胆的事,就是算计了海城最权威的那个男人厉珩之。结果聪明反被聪明误,成为了厉太太。是夜,千桃仍负隅顽如果您喜欢Boss缠上身娇妻,太撩人!,别忘记分享给朋友...
征战五千年简介emspemsp关于征战五千年一枚神秘的虎符将李悠带到了异界,还给了他穿越时空召唤军队的能力虎牢关下,李元霸锤打吕奉先汴梁城外,戚家军大破金兀术山海关前,皇太极疲于奔命华夏春秋五千年,吾身不死,征战不休。征战五千年!带着从各个时空收集到的强大军队,李悠开起了自己的争霸之路。书友群99343033...
悬疑探案斗气冤家现代言情后期虐恋豪门争斗he。此篇是上一本的古代篇的现代篇,男女主的性格和古代篇差不多,但故事完全不同,还有更多新加的原创人物和剧情,所要叙述的内容更加宏大。核心内容还是言情。...
贝贝遭人陷害变成了植物人,三年后醒来,她却失了忆,她的绝色老公告诉她,她之前一直是日天日地日空气的存在,自己一直是个受她压榨欺负的小可怜贝贝揉着太阳穴严肃思考还真有可能。于是她决定改邪归正重新做人她问厉景辰老公,既然我以前那么坏,你为什么不和我离婚?厉景辰那时候家里穷,离不起婚,只能忍了。贝贝那你现在有钱了,可以离了。厉景辰不离了。贝贝为什么?厉景辰日久生情!贝贝愤怒的拍桌子而起厉景辰,日久生情你大爷,我有读心术!明明受欺负和压榨的一直是她!她的刀呢?伤害她,欺骗她让她变成植物人的统统给我站出来如果您喜欢厉少!你老婆智商又上线了,别忘记分享给朋友...
王守敬长大后才懂得,条件差家教好的孩子,人生不会有出路。他穿越至大明,决定重新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朝廷重农抑商?王守敬赚取金山银山,助永乐大帝登基。朝廷禁海,民间片板不得下海?王守敬鼓动沿海走私,朱棣成了最大的走私头目。官僚豪绅兼并土地,皇室子弟繁衍众多?王守敬打造海外大农场,掠夺全世界。读书。是为了不被束缚...